2020年8月27日,小鹏汽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2021年6月23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小鹏汽车(XPEV.N)已通过港交所主板聆讯。招股书显示,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和美银证券,拟发行8,075万股股份。仅仅时隔不足一年,此前屡屡传出“二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抢得先机,港股有望迎来首家造车新势力。
小鹏汽车招股书足有六百多页,叙述详尽,其中透露出不少重要信息。
为何回港二次上市?
根据媒体的报道,小鹏汽车已获得港交所批准上市,拟融资20亿美元。不过小鹏汽车回港二次上市,依旧引发诸多猜测。
首先是融资需求。造车毕竟是“烧钱”的买卖,更何况是造车新势力。且进入2021年,智能电动赛道又加入了百度、小米等很多新玩家,且都是不差钱的主,加之小鹏专注于智能驾驶,研发支出巨大,又面临持续亏损。
2018至2020年三年,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3.99亿元、36.92亿元、27.32亿元,归属普通股东应占综合亏损分别为22.58亿元、46.46亿元、56.14亿元。
营收方面,招股文件显示,自 2018 年至 2021 年一季度,小鹏汽车营业收入 分别为 970.6 万元,23.21 亿元, 58.44 亿元, 29.5 亿元。营收远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2021 年第一季度,小鹏研发费用达到 5.351 亿元。此时不融资,更待何时呢。
因此,融资需求是首要原因,不过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有分析人士认为,小鹏汽车赴港上市,也是股东的需要。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及其关联公司持股21.75%;淘宝中国持股11.9%,IDG资本持股4.8%,小鹏汽车总裁夏珩及其关联公司持股3.8%,五源资本持股3.2%,纪源资本持股2.8%。
显然,小鹏汽车是资本驱动型,上市也是股东的需求。此外,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百度等纷纷去港二次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鼓舞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中小企业回港二次上市。
小鹏汽车下定决心,港股也将迎来智能电动第一股,对于20亿美元的融资需求,不知能否顺利实现。
第四款车型是中大型SUV
小鹏汽车目前在售产品只有两款,分别是G3和P7。根据 IHS Markit 数据显示,在 2020 年下半年,P7 已经成为电动车中高端市场最畅销的五款纯电动轿车之一,同时,第三款车型小鹏 P5 计划在 2021 年第四季度开始批量交付。
小鹏在港交所的招股书中透露,小鹏汽车计划在 2022 年推出第四款智能电动汽车,这是一款基于 Edward 平台打造的 SUV,也是小鹏汽车的第四款车型。
招股书显示,这款 SUV 将配备更高阶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激光雷达,支持X Pilot 4.0,同时配备加强核心车辆系统,提供快速充电能力,将有更综合的域控制单元和更强大的 OTA 能力,此外会配备智能底盘和空气悬架系统。新车型的价格将介于 P7 和 P7 鹏翼版之间,与P7同平台,计划2022年推出。由此推测,该车型定价预计将在24万到38万之间。
招股书信息还显示,除了 Edward 和 David 平台外,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透露其正在开发一个新的平台,以扩大产品组合,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挑战和风险
至于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招股书中也用了大篇幅来说明,总计约70页左右,可谓重中之重。
如研发工作可能无法产生预期效果,原材料成本及供应、改善运营效率及规模经济,充电服务,法规,市场波动,有效管理增长,吸引、挽留及激励員工等多种风险。对于挽留和如何激励员工,小鹏汽车可能正在为此头疼,智能电动领域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小鹏汽车将此作为风险之一,此种担忧不无道理。
招股书中还透露,小鹏汽车认为,小鹏2015年开始经营,经营历史有限,在业务经营的大部分方面,包括设计、测试、生产、市场推广、销售及提供服务资历尚浅,包括能否:
持续设计及生产安全、可靠而优质的汽车;
建立广为人知而备受尊敬的品牌;
扩大客户群;
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价格;
提高于自动驾驶、智能操作系统、电动动力总成系统及电子电器架构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能力。
此外,产品召回也是招股书指明的风险之一。
数据显示,从2021年1月30日开始,小鹏汽车召回了2019年3月29日至2020年9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G3,总计13399辆。对于召回的原因,小鹏汽车称,由于这些G3上安装的逆变器可能存在电源故障,车辆在停车时可能无法启动,或者在行驶时可能会断电。
人员和研发
招股书信息显示,小鹏将继续坚定自己在智能化上的投入。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小鹏的研发开支分別占总收入89.2%、29.5% 及18.1%。
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透露,由于电动汽车行业正经历快速的科技变化,必须于研发投入大量资源以引领技术进步,从而维持市场竞争力,所以小鹏预期将继续产生大量研发开支。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截止 2021 年 3 月小鹏 P7 激活 XPILOT 3.0 的用户已经超过 20%,累计使用超过 230 万公里。
员工方面,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小鹏汽车在中国和美国共拥有 6,132 名员工。其中,39.8% 的员工专注于研发,其中 62.1%、16.3% 和 21.5% 的员工分别致力于汽车设计与工程、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
产能和交付
小鹏计划将在广州和武汉新建年产量均可达 10 万辆的生产基地。对于目前的肇庆工厂,小鹏将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升级和加大投入,用来提高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小鹏也将继续研发先进的制造技术,提升自动化水平来提高产品质量。
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 2018 年至 2020 年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分别为 29 辆,12,728 辆,27,041 辆。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小鹏汽车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为 2,271 辆,2021 年同期为 13,340 辆。小鹏汽车预期会在 2021 年第二季度交付 15,500 辆至 16,000 辆车。在招股书中,小鹏汽车表示,预期 2021 年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将最少达到或超过此指引范围。
此外,小鹏汽车计划在 2021 年第四季度开始批量交付第三款智能电动汽车 P5,计划在 2021 年第三季度末开始交付 G3 的中期改款版 G3i。在招股书中,小鹏汽车表示,预期 2021 年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将最少达到或超过此指引范围。
写在最后:
资本进一步引发军备竞赛,智能电动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造车新势力三强,美股蔚来拔得头筹,如今在港股,想要保持竞争力,小鹏赴港二次上市显得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