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许是苹果选择和现代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韩国媒体于1月10日报道,现代汽车和苹果公司计划在今年3月前就自动驾驶电动车签署合作协议。现代汽车股价应声上涨近20%,创下逾20年来的最高单日涨幅。
“协议”透露现代汽车将在起亚乔治亚工厂组装苹果汽车,或将与苹果共同投资新厂。根据猜测,苹果与现代计划于2024年生产约十万辆汽车,最终年产能有望达到40万辆。
而根据上周五的报道,苹果正与现代汽车洽谈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合作,可能涉及Apple Car的制造和电池研发,而苹果的目标是在2027年推出Apple Car。
苹果汽车拒绝就此置评,不过现代汽车的表现则有点意思。伊始,现代表示正在对上述合作进行评估。随后,现代汽车发布声明称,由于讨论还处于早期阶段,尚且没有定论。但最后,现代又更新说辞,删去声明中的“苹果”字样:“我们一直在收到来自不同公司关于开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合作请求。”业界猜测,这或许是出于苹果方面的保密需求。
现代汽车的“筹码”是什么
截至目前,现代汽车并没有就10日的最新报道做出回应。如果苹果与现代合作,这将具有开创性意义。但显然现代并不是唯一一家渴望与苹果建立合作关系的汽车制造商。
我们都知道,这已经不是苹果公司第一次被传出要造车的消息了。据外媒透露,实际上早在2014年,苹果高管参观过宝马位于莱比锡的核心工厂,学习如何生产像宝马i3 系列的电动汽车,期间甚至谈到了合作的相关事宜,但结果却不了了之。
就目前情况来看,苹果汽车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远未到生产阶段,但现在可能是苹果加速推进汽车计划的好时机。整个行业已经掀起电动车智能汽车投资浪潮,不同类别的公司试图联合起来以分摊研发成本。在此背景之下,那些不懈与科技新贵合作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也突然愿意放下身段,以追逐时代浪潮。
一言以蔽之,造车应该是要造的,而且现在对苹果而言是个好时机。那么,现代汽车凭借什么筹码而成为“绯闻”主角呢?
分析人士表示,一直以来现代汽车对与科技公司合作持开放态度,是最愿意与其他公司(甚至是科技公司)合作的公司之一。比如,现代正与百度和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就自动驾驶展开合作;再比如,其还在与克罗地亚汽车制造商Rimac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并联合Uber的竞争对手Grab和Ola布局出行服务方。对苹果而言,现代汽车现有的大量合作伙伴可能使其成为更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现代汽车正在积极参与下一代汽车的研发,这也是苹果合作伙伴所需要的特质。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推出的44款电气化车型中,电动汽车占23款,其中涵盖有11款电动汽车专有车型,并要实现电气化产品全球年销量100万辆的目标。与此同时,现代汽车旗下的纯电动汽车全新电动汽车专用品牌IONIQ艾尼氪已经发布,首款产品IONIQ 5预计将于2021年亮相。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现代汽车于去年12月全球首发了电动车专用平台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电动化全球模块化平台)。现代汽车方面称,基于E-GMP平台的汽车,可以实现3.5秒破百,最高车速260公里,NEDC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0公里。并且,搭载独创的全新PE系统,可实现多功能快充及双向充电,全球首搭400V/800V多功能快充系统,通过800V充电系统,可以实现14分钟内充至80%。
一直以来,现代汽车也是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拥趸。现代汽车目前的燃料电池系列车型包括Nexo SUV以及FCEV巴士和Xcient卡车。此外,2020年12月31日,现代汽车宣布增加一个氢燃料电池子品牌,新的子公司被命名为Htwo,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市场上销售70万个氢燃料电池。
而除了现代汽车本身所具备的特质,苹果选择和现代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后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亚洲汽车制造商,距离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比较近,未来或将受益于巨大的电动车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未来几十年内,预计亚洲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和制造业发展的重心,也是苹果供应链比较成熟的地带。
苹果的机遇和挑战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Daniel Ive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未来10年,电动汽车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价创造值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对苹果而言,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显然是一个明智的战略举措。但他也补充道,大规模生产汽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选择合作伙伴是苹果进军电动车市场的高效途径。
而关于Ives提到的关于跨界造车的难度,一直以来都有专家和媒体提出忠告。彭博社曾就此撰文表示,通常汽车涉及到近3万个组件,新车企必须处理好庞大的供应链;即便是看似IT公司更擅长的自动驾驶汽车,也需要其为所需的各种控制组件和雷达传感器写上数百万行代码;就算钣金和组装可以通过代工完成,最终整个工程依然浩大。电动车行业权威陈清泉院士也指出,汽车行业风云瞬息万变,首先造车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其次人才方面不仅需要有IT人才,更要引进汽车人才;新兴造车企业要认清汽车和IT行业的区别,如果不注重对汽车行业的深入了解,就可能出现生存危机。
Ives此前预测,未来几年内,苹果与特斯拉、大众汽车或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在70%以上。不过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教授、汽车工业研究中心主任Peter Wells看来,苹果可能会选择多个合作伙伴。
外界猜测,除了现代、奔驰本田、大众,捷豹路虎和吉利都是苹果的潜在代工合作伙伴,但Wells认为苹果不太可能与特斯拉合作。上个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声称,他曾经试图把特斯拉卖给苹果,但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拒绝参加会议。彼时,特斯拉市值大约是现在的十分之一。
在汽车制造商寻求转型、试图摆脱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际,苹果注入现金流将对它们具有更大吸引力。但对很多另一部分厂家而言,他们可能不屑于做苹果的汽车代工厂,尤其是那些传统巨头。“哪家汽车制造商会最先‘屈服’于苹果成为代工厂商,这是最大的问题”,Wells如是表示。
最后,就苹果造车这件事而言,汽车公社认为,无论是否套上新能源或智能化的外衣,汽车的本质却始终不变——汇聚各行各业尖端科技的产物,将无数个零件融合到一起,不断试验匹配和调校,这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技术和耐得住寂寞的韧性。这对“其兴也勃”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造车大业稍有不慎便是“其亡也忽”。
大量资本前仆后继涌入汽车制造领域,却可能终将迎来跨界造车的退潮。未来充满了变数,对于跨界造车,尤其是互联网造车,我们只能希望当喧嚣泛滥之后,不要只剩一地鸡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