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机动车交强险最新数据,2020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上险量为17.67万辆,同比增长180.22%;1-11月累计上险量达90.19万辆,同比增长16.28%。
值得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企业2020年11月上险量首次突破两万辆,达到21,01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24.21%,增幅高于整体新能源市场。2020年1-11月,造车新势力累计上险量为12.5万辆,同比上涨117.77%,占整体新能源市场销量比重的13.86%。
新势力11月上险量突破两万,零跑升至第五位
2020年11月,造车新势力企业上险量达到21,01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24.21%;1-11月累计上险量12.5万辆,同比上涨117.77%。从11月单月上险量排名来看,由蔚来、理想、小鹏组成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排位较为稳固,而威马、哪吒、零跑三家则长期处于你追我赶之势。
11月上险量排名显示,蔚来、理想、小鹏依旧稳居前三甲位置,三者11月上险量依次为5,205辆、4,676辆、4,255辆,创下历史新高;威马汽车11月重回第四位,该月上险量为2,559辆;而10月排在第四位的哪吒汽车被零跑汽车反超滑落至第六位,其11月上险量为1,542辆;零跑汽车凭借1,769辆的成绩升至第五位。
盖世汽车分析发现,零跑汽车11月上险量之所以能升至第五位主要得益于零跑T03的火热。数据显示,零跑T03在11月单月的上险量就达到了1,692辆。近日,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发表内部信,总结了零跑汽车过去5年的成绩,并提出了新的“5年计划”。他表示,零跑汽车要在2023年进入新势力TOP 3,2025年要获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10%的市占率。
不过,从1-11月累计上险量排名来看,位居前五的依旧是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这五家头部企业前11个月的上险量为11.1万辆,占据造车新势力总上险量的88.8%。
具体来看,蔚来11月上险数达5,205辆,稳居造车新势力11月上险量之首,在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品牌中大幅领先德系三大豪华品牌,超过宝马和奥迪的新能源车销量总和,仅次于特斯拉位列亚军。其中新车EC6 11月上险数达1,460台,销量超越宝马X4,列30万以上轿跑SUV排行榜冠军。另外两款车型ES6和ES8在11月的上险量分别位2,375辆和1,370辆。
在今年三季度电话财报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所透露,蔚来下两款产品主要是轿车,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其中,一款轿车产品即将发布,第二款轿车正在研发进展中。而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近日在100KWh电池分享会上提到,蔚来将在2021年1月9日NIO Day上,发布第四款车型也是其首款纯电动轿车。新车将搭载150KWh电池、NT2.0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第二代换电站。相信随着第四款新车型到来,新势力蔚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理想汽车方面,理想ONE 11月上险数为4,676辆,连续3个月成为中国新能源SUV销量第一名;1-11月累计上险数为26,834辆。12月18日,理想汽车官方宣布累计交付量突破30000辆的消息。消息显示,自2019年12月4日理想ONE正式开启交付以来,理想汽车仅用12个月零14天就完成了第一个30000辆的交付,创下造车新势力首款车型最快交付纪录。
据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介绍,自产品开始交付以来,理想汽车持续通过App、客服、内测用户等渠道收集用户建议,优化产品功能,不断提升使用体验,形成与用户共同提升产品力的完整闭环。去年12月至今,理想ONE先后进行了10次OTA软件升级,新增33个全新应用和功能,优化60余项功能点。内测用户重度参与的OTA 2.0版软件,也即将于本月下旬正式推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小鹏汽车方面,11月小鹏汽车上险量为4,255辆,同比增长342%,创年度新高;1-11月,累计上险量约21,512辆,同比增长约87%。其中,小鹏P7单月上险量为2,714辆,环比增长30%,刷新单月交付数记录;该车自今年6月底启动规模交付以来,已累计交付约1.14万辆,创下新势力品牌单车型交付破万量最快纪录;小鹏另一款在售车型G3 11月交付1,537辆,环比增长59%。
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表示:“在充足资本支持下,小鹏汽车将继续加强在品牌、销售、充电网络方面的投资,预期在2020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总交付数量约达到1万辆。”目前来看,小鹏汽车完成这一目标不是难事,因为其10月、11月的上险量已达7,226辆。
非营运新车1-11月上险量占比超九成,上海上险量全国第一
具体到造车新势力新车的所有权方面,在前11个月累计12.5万辆的上险量中,用于出租租赁的新车为3,744台,占比2.99%。今年8月以来,新势力用于出租租赁的新车占比有小幅上升,其中11月出租租赁的新车占比最高,达到7.78%,不过与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整体市场近15%的出租租赁占比相比,该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对应的,造车新势力前11个月用于非营运的新车上险量为121,339辆,占总上险量的比重超过九成,其中个人用户占比高达74.13%,单位用户占比22.88%。
在业界看来,相较于传统车企,新势力企业在产品定位和开发上则更加侧重真实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将个人消费市场作为其竞争的主场。从目前新势力新车上险量的所有权占比来看,其聚焦消费市场的产品定位成效初显,同时来自消费端的上险数据也侧面印证了市场对新势力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这从理想ONE、蔚来ES6、小鹏P7、零跑T03单月过千的上险数中可见一斑。
另从新车的具体流向来看,北上广深杭及郑州六大城市是造车新势力的主要流向地,其中,上海1-11月累计上险量达12,444辆,居各城市之首。整体来看,北上深广四大一线城市1-11月累计上险39,151辆,占到造车新势力前11个月上险总量的31.3%;杭州和郑州1-11月累计上险量分别为6,527辆和5,843辆。
在造车新势力的主要流向地中不难发现,限牌政策导致这些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有较大需求量。同时各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购车优惠政策也吸引着车企争相布局。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对2020年年底前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给予5000元充电费用补贴;北京在2020年度面向“无车家庭”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广州市在使用环节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深圳市则是放宽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并对新购纯电动乘用车补贴2万元/车,新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1万元/车等等。
除了对于购置车辆补贴外,随着“新基建”工作的推动,不少地方政府同步加强了充电设施建设,如上海市计划在2020-2022年间新建10万个充换电终端设施等,以进一步保障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12月23日开幕的2020中国国际换电模式产业大会上,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副处长王大军透露了上海市充换电设施建设的最新情况:“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充换电设施38.5万个,其中公用桩6.2万,专用桩4.3万个。另有换电站20座,全市车桩比0.8:1,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此外,王大军还透露,上海正加快布设充换电设施,力争2025年之前,新增3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