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汽研标准所在线控转向(Steer By Wire,SBW)工作组首次会议上宣布,集度、蔚来、吉利正式成为线控转向技术发展和标准化研究联合牵头单位,将牵头线控转向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
据了解,负责车辆横向控制的线控转向是线控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方向盘与转向执行系统的机械分离。同时,它也是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执行器,具有更强的操纵性及更稳定性,在转向手感、NVH、游戏体验、平台化上也具有更强的优势,给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设计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该技术虽然已发展了多年,但核心电控技术仍在国外。在量产方面,国外已经放开相关限制,允许线控转向量产,中国也在解除相关限制的路上。
具体来说,2022年1月,中国的转向标准GB 17675-2021将会解除对线控转向的限制,允许全动力转向。但要把线控转向做到量产,还需要有一份专门标准推动量产落地,而这个标准目前是空白的,所以集度与中汽研标准所和蔚来、吉利组成了标准小组,共同推动制定中国线控转向的行业标准。
面向自动驾驶的关键底盘技术-ICC,图片来源:集度
集度自成立以来,就将布局线控底盘三向融合技术自研作为立身之本,在积极推动中国线控转向标准制定的同时,其面向量产的线控转向相关技术研发也在同步开展。
据了解,集度组建了非常强悍的研发团队。其线控转向负责人曾携手电控专家共同开发了国内第一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C-EPS,研发了中国第一个冗余转向,实现了0-1的突破,并且主导了冗余转向相关项目的量产落地。与此同时,线控转向团队还具备整车和零部件开发能力,掌握了行业领先核心技术。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线控转向软件自研是集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相关自研让集度做到了核心技术可控,功能迭代和平台演进速度加快。其中,相关自研软件开发已于2021年正式启动,目前集度已初步锁定设计方案,2022年初将进行样件测试,2022年下半年即可开放集度线控转向相关体验。
而具体何时商业化仍取决于法规,据集度透露,在法规允许的条件下,集度将争取实现线控转向量产国内首发。
线控转向技术,图片来源:集度
事实上,集度自成立以来其实才走过了280天,但他的进度正以“周”为单位快速迭代,不断刷新着智能汽车的生产速度。就在两个半月前,集度 SIMUCar 路试曝光,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功能还在定制研发中;一个半月后,SIMUCar就已进入动态测试阶段,并持续进行着功能升级与迭代。
说到集度下一步动态,集度表示,预计年底(也就是12月底),SIMU Car就可以具备一些城市域及高速域的基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集度 SIMUCar,图片来源:集度
为什么那么快?离不开其背靠的百度和吉利两位大佬。
集度将承载Apollo最新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这为集度奠定了超前的自动驾驶能力基础。
据悉,目前百度AI专利数1.3万件,智能驾驶专利数3400件,拥有超过500台自动驾驶车队,自动驾驶测试牌照411张。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达1800万公里,研发投入占比18.22%。
作为“亲儿子”,集度将与百度Apollo团队一起,不停进行每周的迭代,直至量产交付。
而吉利则为集度前期量产车提供了SEA浩瀚架构。据悉,这款SEA浩瀚架构是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车架构,具备高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目前,集度基于SEA浩瀚架构完成面向L4级自动驾驶底盘调整,快速进入SIMUCar开发阶段。
百度+吉利 助力集度软件定义车,图片来源:集度
未来,集度也将依靠敏捷开发的模式,通过“需求-开发-测试-发布”不断的提升能力,以形成面向L4的JET电子电气架构,并针对更广泛的场景进行专项能力的提升与打磨,以数据为驱动进行自我学习及进化,最终实现从SIMU Car到RoboCar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