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8.9万元/吨,较去年低谷3.8万元/吨暴增134%;电池级氢氧化锂均价则从6万元/吨涨到8.75万元/吨。
原材料涨价直接助推LFP材料涨价。据了解,德方纳米的动力型磷酸铁锂5月18日报价5万元/吨,较3个月前涨价近20%。
事实上,LFP材料在过去一段时间已有明显涨价迹象。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到目前为止,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LFP电池价格上涨了50%。
这也开始体现在了车企端,特斯拉官方称,从5月8日起,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将上涨1000元人民币,这一调整反映了成本波动的实际情况。
业内人士称,大多数电池制造商当前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提高电池价格,可能会失去长期订单,如果不涨价,企业承压明显,生存可能会受到威胁。
面对原材料涨价、毛利下滑的行业情形,降本成为电池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包括宁德时代、鹏辉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都在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在2020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成本中,材料成本约占80%,工费成本约20%;材料降本包括商务降本和研发降本。
其做法是,一方面积极拓展产业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动商务降本;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及服务。
针对今年主要金属材料价格上涨给成本端造成的一定压力,宁德时代表示,主要从提高产品性能和能量密度、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良率,与产业链达成深度合作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此外,宁德时代一直致力于提升制造、管理水平,在内部推行智能制造,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通过工艺设计优化,宁德时代可以实现三元和铁锂产线兼容,快速、低成本的实现产能切换。
鹏辉能源表示,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会从两个方面去化解,以维持合理的毛利率。
第一,降成本,靠研发和技术进步,提升电池容量、能量密度、优化配方结构等,降低单位安时或瓦时成本;靠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靠精细化管理、精益制造、内部挖潜、优化工艺流程、降低不良率等,降制造端成本,诸如此类,有很多手段降本。
第二方面是电池价格的传导,通过电池涨价让下游客户共同分担涨价压力,事实上现在有部分电池产品已经涨价。
亿纬锂能正在通过扩大上游端的“朋友圈”来试图降低成本。
5月17日,亿纬锂能公告称,子公司亿纬亚洲拟与贝特瑞、SKI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年产量以锂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为准最大5万吨为标准进行设计及建设。
对此,亿纬锂能表示,有利于提升公司供应链稳定性,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亿纬锂能还与德方纳米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生产低成本优质的磷酸铁锂;以自有及自筹资金18亿元参与认购华友钴业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国轩高科通过大手笔布局上游供应链,以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生产成本控制。仅一季度,国轩高科已连续多次加码上游原材料,涉及金额超236亿元。
在材料开发上国轩高科采取“推两头”:高性能材料体系开发以及低成本材料体系开发,通过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方式,提高续航里程。
从材料到配套产品,目前国轩高科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有效控制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成本优势叠加规模效应,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产品品质、市场推广等方面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头部企业,由于成本压力增加难以向车企转嫁、行业利润下滑、外贸市场恶化和新冠疫情的多方影响,动力电池尾部企业压力激增。
据悉,深圳市基德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已遭受巨大的负面冲击,一直负重前行,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始终未能扭转经营困境、经营难以为继,决定自4月29日停止经营并解雇佣全体员工。
可以看到,淘汰赛正在加剧,“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趋势下,加大产能规模、提升工艺制造水平、绑定产业链深度合作等,是当前电池企业维持合理毛利率的重要手段和立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