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丰田将与比亚迪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将使用刀片电池
据外媒报道,有四位消息人士透露,丰田将于明年底在中国推出一款纯电动小型轿车,并将向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比亚迪寻求关键技术,双方将生产出一款价格合理、空间宽敞的新车型。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新车将使用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这个技术或多或少地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挑战,例如在保持低价的同时,提供宽敞的内部空间。”另据透露,其定位将低于特斯拉的ModelY或蔚来的ES6等车型,但是高于超低价车型宏光Mini。新车的售价很可能将低于20万元人民币(约3万美元)。
盖世点评:不同于此前一汽、广汽与丰田的合作模式,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是一次“技术对等”的整车开发合作,这一定程度改变了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模式。
广汽埃安启动内部资产重组,将引入战投寻求上市
11月29日晚,广汽集团宣布,广汽埃安将承接广汽研究院纯电新能源领域的研发人员,并通过现金增资、资产注入、现金购买及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等方式实施内部资产重组。
广汽埃安资产重组及增资公告;图片来源:广汽集团公告截图
具体来看,相关方案包括:广汽集团以74.07亿元现金向广汽埃安增资,广汽乘用车以35.57亿元生产设备等实物资产向广汽埃安增资;广汽埃安以支付49.75亿元现金并承担负债的方式购买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等主体的纯电新能源领域相关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广汽埃安将以部分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
经上述内部资产重组后,广汽埃安注册资本得到大幅增加,增加至60亿元。接下来,广汽埃安将进一步推进员工持股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未来广汽埃安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上市,搭建独立资本市场平台和市场化激励机制,促进广汽集团、广汽埃安的可持续发展。
盖世点评:无论是销量还是技术进展方面,广汽埃安都可谓突飞猛进,随着混改工作的提速、战投的加入以及未来IPO上市,广汽埃安此后的势头或更为凶猛。
吉利科技集团西南总部落户重庆,计划投建12GWh动力电池项目
吉利科技集团近日分别与重庆两江新区、涪陵区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吉利科技集团将在两江新区设立西部总部公司,同步设立创新研究院,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孵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除此之外,该公司还计划在涪陵区投建12GWh 动力电池项目。
盖世点评:设西区总部公司、建创新研究院、投建动力电池项目,加速在重庆的布局,吉利看上的不只是力帆。
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扬州
11月30日,盖世汽车从微信号“扬州发布”获悉,扬州与长城控股集团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已于11月29日在南京举行。据悉,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将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投资建设以汽车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为配套的汽车产业园,构建多业态协同发展的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扬州与长城控股集团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图片来源:扬州发布
盖世点评:近两年来终端销售火爆、爆款频出的长城汽车正在加紧产能扩张,不只是扬州,近期其还与临沂签约建设年产12万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LG新能源IPO已获初步批准
据外媒报道,11月30日,韩国交易所表示,LG新能源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已获得初步批准。LG新能源IPO可能会筹集100亿至120亿美元资金,可能会超韩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IPO的两倍多。
LG新能源是特斯拉、通用汽车和现代汽车等公司的供应商,该公司于今年6月申请对其IPO计划进行审查。8月,LG新能源IPO进程因通用Bolt电动汽车召回成本赔付问题而暂停。10月初,LG新能源母公司LG化学表示,该公司就Bolt召回费用与通用汽车达成了协议,将赔付19亿美元。当月,LG新能源便恢复了其IPO工作。
盖世点评:在推进IPO的同时,LG新能源正在积极布局全球业务,加快产能扩建以及新技术的推出,在如今的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上,LG新能源实力不容小觑。
博世启动碳化硅芯片大规模量产计划
12月3日,博世发布消息称,经过多年研发,博世目前准备开始大规模量产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以提供给全球各大汽车生产商。未来,博世将继续扩大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产能,旨在将产出提高至上亿颗的水平。为此,博世已经开始扩建罗伊特林根工厂的无尘车间,同时着手研发功率密度更高的第二代碳化硅芯片,预计将于2022年投入大规模量产。
博世碳化硅晶圆;图片来源:博世
据悉,博世于两年前宣布将继续推进碳化硅芯片研发并实现量产。为此,博世自主开发了极为复杂的制造工艺流程,并于2021年初开始生产用于客户验证的样品。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Harald Kroeger透露,得益于电动出行领域的蓬勃发展,博世接到了相当多的碳化硅半导体订单。
盖世点评:种种迹象表明,碳化硅芯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被大规模采用,不只是博世,已有大量企业争相入局碳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