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雷布斯官宣造车之后,小米汽车便成为车圈关注的对象,无论是各大城市,还是广大的吃瓜群众们,都在“翘首以盼”,希望能够参与或是一睹Micar的风采。而且肉眼可见的是,小米汽车的热度一直都不曾消散。
这不,刚和恒大汽车有“绯闻”传出,那边说着本周官宣小米汽车落户地点,这边又发公告称62.47百万美元(约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的全部股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买买买”,作为智能电动汽车重要的“智能部分”,小米的选择很明确:要么投资,要么收购。
必不可少的智能属性
对于小米来说,Micar的定位势必会是一款智能电动汽车,而“智能属性”的要求,也将会涉及到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方面。再进一步的话,智能属性就是要求小米去对AI三要素:数据、算法、算力方面进行“发力”。
于是,究竟是去从头开始自研,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次开发,就成为小米汽车必须面对的一次重要抉择。而当“小米5亿收购深动科技”的消息传来,这个所谓的选择也就变得更加明朗。
深动科技是一家汽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涉及领域包括立体视觉ADAS设备,以及自动驾驶需要用到的视觉众包高精地图等。而小米之所以收购这样一家公司,也是出于提升自家自动驾驶能力的考虑。
事实上,无论是雷布斯亲自下场招聘自动驾驶人才的操作,还是对多家自动驾驶公司的投资,以及这次官方公告对深动科技的收购,都意味着小米将“智能”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这个重视是多方位的。
其中,小米之所以去投资比亚迪半导体和聚芯微电子,就是为了对“车芯”有所掌握,进一步向外延伸就是希望在算力方面有所布局。要知道,不仅自动驾驶需要预埋算力,智能座舱方面也需要算力的加持。
另外,需要重点留意的一点是,与消费电子不同,车规级芯片的要求更为严苛,如果没有较长时间的温度、强度、耐受性等方面的测试,恐怕连车规级的标准都难以通过。而长周期的开发测试,也正是小米提前布局“车芯”的原因之一。
除了算力之外,小米可能也是担心自家的算法能力不足,才收购了深动科技(并购的DeepMotion),投资了纵目科技、几何伙伴、爱泊车等一系列涉及智能驾驶的算法公司。总之一句话,虽然可能现在能力不足,但量变之下终归能够引起质变,广撒网的小米估计也是这个心态。
另外,关于禾赛科技这样感知传感器公司的投资,也是为了Micar铺路。虽说特斯拉还在坚持着纯视觉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但以激光雷达为主的融合感知方案,却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华为、Waymo、Cruise等国内、国际都公认的自动驾驶强势企业,也都是采用以激光雷达为主的融合感知方案进行自动驾驶的研究、商业化落地。
首期100亿,长期100亿美元的承诺已经许下,雷总几次三番拜访过了各大车企,而小米的投资也正围绕着汽车行业慢慢展开。
事实上,现在的汽车江湖已经没有了以前那么多的打打杀杀,相反的是,这里更多的是人情世故。于是无论是车企也好,电池公司也罢,都在不断扩充着自己的朋友圈。
而像小米这种初入车圈的萌新,其“交个朋友”的操作,无疑既可以为自己带来在汽车行业的便利,还能通过更多的交流,进而认识到自己在汽车方面的各种短板。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