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要在中国和BBA三分天下,豪华车市场大约有400万辆的规模,那占据25%,蔚来自己的品牌就将实现单一市场过100万辆。”
有时总在思考,蔚来在走出至暗时刻之后,最大的敌人究竟是特斯拉吗?
今年4月,李斌在第1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的现场,早已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了定性,前者更像是其发展道路上的“竞争队友”。双方正在做的,都是尽全力提升智能电动车的普及率。
那么,蔚来的对手究竟是谁?就现阶段而言,更像是长期占据传统豪华车市场大半份额的奔驰、宝马、奥迪,进而有了文章开篇,李斌所说的那段话。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的目标太过天方夜谭。但请不要忘记,就在一年多前还极致看衰、甚至诋毁这家车企的人,完全不会料到,它仅用如此之短的时间,就触及了里程碑时刻。
而刚刚过去的7月,由于产能受限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蔚来只拿到了7,931辆的交付成绩,环比6月出现1.88%的下跌,并接连被长期位居身后的理想、小鹏所超越。
一时间,蔚来“掉队”的质疑,再次开始不断弥漫。但冷静思考后不难发现,即使单月总量未能实现本质上的突破,蔚来依旧在平均售价与品牌溢价上,相比其它两家“友商”,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而就在今早,伴随Q2财报的正式公布,其中几大关键数据的持续向好,蔚来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上述言论好似一个笑话。
几项新高
“过去很长一点时间,我们其实是被人左一拳右一拳地打趴在地上,然后又爬起来,又被打趴在地上,又爬起来,但我们依然站住了。”
许久前,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了那段蔚来仍处ICU重症监护室的日子,深陷泥潭每一步都走得极致艰难。好在,最终结果证明,这家命运多舛的新势力造车,依然拥有向死而生的能力。
此刻,距离康复出院,已经变得愈发接近。而从Q2财报的具体内容来看,蔚来再次创下了几项新高。
交付层面,共交付新车21,896辆,其中,ES8达到4,433辆,ES6达到9,935辆,EC6达到7,528 辆。整体环比增长9.2%,同比增长111.9%,可谓再次刷新了Q1刚刚创下的增幅记录。
与此同时,Q1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交付指引将维持在21,000至22,000辆新车。”显然,目标顺利达成,前者也并未食言。
营收层面,蔚来Q2总收入达到84.48亿元,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127.2%,同样成功超越Q1财报中定下的目标。而汽车销售总收入达到79.118亿元,环比增长6.8%,同比增长127.0%。
毛利率层面,蔚来Q2总毛利率达到18.6%,单车毛利率达到20.3%,整体表现依旧较好,但相比Q1所对应的19.5%、21.2%,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究其原因,还是与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等制约有关。
作为对比,特斯拉在Q2总毛利率则为24.1%,单车毛利率为28.4%。虽然双方之间仍存差距,但仍能感受到蔚来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行追赶。
另外,蔚来Q2综合毛利润达到了15.74亿元,整车销售毛利润为16.04亿元。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36亿元,对应净亏损率由上季度的4.4%收窄至4.0%,净亏损则为5.872亿元,同比减少50.1%,环比增加30.2%。
其它层面,整个Q2蔚来在研发投入上达到8.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2.1%,环比增加28.7%。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4.9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9.9%,环比增长25.1%。
更为重要的是,在现金及等价物的储备上,截至Q2达到了较为充沛的483亿元,而这也恰恰成为了保证蔚来,能够按照既定节奏发展布局的关键。
综上,虽然某些关键指标层面,出现了小幅度的进步停滞,但整体上,蔚来还是交出了一份足够亮眼的单季度财报。相比之下,令人感到愈发惊喜的,还是其接下来即将完成的一些目标。
几个目标
不久前,在文章《蔚来,停止进步?》中,曾分别从进入2021年以来所遭遇的产能问题,以及整个传播周期内无新车可“推”两个角度,讨论了这家车企目前正在面临的困境。而在Q2 财报中,蔚来公布了其短期内的目标,并拿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蔚来预计Q3公司总收入将会在89.130-96.311亿元之间,环比增长5.5%-14.0%。Q3总交付量达到2.3万至2.5万辆,同比增长约88.4%-104.8%环比增长约 5.0%-14.2%。全年,继续保持着冲击10万辆的可能性。
早在5月,蔚来就已与江淮续订制造协议。从彼时到2024年5月,江淮都将继续生产ES8、ES6、EC6、ET7和潜在的其他NIO车型。江淮也将持续扩大合肥制造基地的年产能,至24万辆(以每年4,000工作小时计算),来满足对蔚来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
再者,为了“走量”,对于蔚来而言,推出相应的子品牌,下探至更低售价区间的细分市场,成为了又一重要的企业级战略。
上月末,前WeWork大中华区总经理艾铁成被爆已经加盟蔚来,出任战略新业务副总裁,直接向蔚来CEO李斌汇报。据悉,负责的项目就是蔚来子品牌,相关车型的售价大约在15-25万元之间。显然,有了如此强有力的高管加入,推出子品牌,已经箭在弦上。
在此之前,有人猜测蔚来甚至会效仿五菱宏光MINI EV的成功路径,进入A00级板块,而在Q2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李斌直接表示:“蔚来进入大众市场的相关准备工作也已经提速。我们将通过新的品牌进入大众市场,目前已建立了核心团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关于NIO与子品牌之间的关系,他补充说道:“蔚来品牌与大众市场新品牌类似奥迪-大众、雷克萨斯-丰田的关系。我们的新品牌不会进入五菱宏光的细分市场。我们希望以比特斯拉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结合两段回答,不禁大胆猜测,蔚来子品牌或将推出一款售价下探至20万元以下,直面特斯拉年末即将推出名为“Model next gen”的新车,“战争”看似一触即发。
另一张“王炸”,则是Q2财报中,李斌首次对于今年NIO Day即将发布的全新产品进行了正式剧透。
“明年有三款新车型交付,NT2.0首先在ET7上搭载,NAD的研发挑战很大,目前研发工作顺利,我们有信心如期交付。另两款新车型,会在合适的时候公布。有一款车会比目前所有产品定价略低,是蔚来品牌价格最低的车型。”
其实,从现有持续曝光的信息来看,项目代号“Pegasus”不出意外,就是定位略低于ET7的纯电轿车ET5。
它与ET7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曾经的ES6与ES8。前者逐渐成为真正的主销担当,后者继续维持着旗舰角色。在车身尺寸更小、舍弃部分豪华配置的产品定位下,ET5的性价比优势也将更加突出。
而目前,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的,则是另一款全新车的身份。
此前,有传言称,另一个项目代号“Gemini”所对应的车型,或将定名为:蔚来ES7。是一款诞生自二代平台,电子架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软硬件以及智能座舱,都与即将交付的ET7所看齐,甚至曝光了一张所谓的“效果图”。
对此,其官方做出澄清说明:“消息不实。”网传图片所配的车型图片,为奥迪旗下产品,间接否定了消息的真实性。
况且,从目前蔚来的SUV产品矩阵来看,有ES8与ES6分别在大型与中型SUV细分市场作为支撑,其实已经较为完善。所以有无必要在二者之间,安插一款综合实力完全高出许多的新车?看似仍有待讨论。
另一种推测,认为这款新车,可能是整体尺寸相比ES6更小的一款SUV产品。毕竟,以目前蔚来所取得的品牌认可度与溢价来看,完全有能力推出类似的产品,去直接硬刚BBA旗下类似宝马X1、奔驰GLA、奥迪Q3等车型。
但相悖的是,李斌在发言中明确表明只有一款定位低于目前所有蔚来在售的车型,而它大概率会是ET5。那么推出ES5的概率,仍在被进一步缩减。
最后,这款新车是否会为定位高于ET7的旗舰轿车ET9?或者蔚来ES8的轿跑SUV版本EC8?看似也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
只不过,未到最终的官宣时刻,一切仍存巨大的变数,最终的答案,会在位于苏州举办的NIO Day 2021上正式揭晓。之后的2022,蔚来也将如期迎来“下饺子”般的推新节奏。
可以肯定的是,故事的剧情,正在变得愈发有趣。
几个疑问
不断向好,蔚来的表现的确足够令人欣慰。但在此过程中,仍有一些疑问,需要被直接指出。
其一,老生常谈的“何时盈利”。从Q2发布的财报来看,净亏损为5.872 亿元,环比增长30.2%,而在研发资金投入与销售及管理费用两方面,同样也在一定幅度的提升。
“从Q3开始研发费用会有显著增加,全年研发支出计划为50亿元人民币。年底研发团队规模将为年初的两倍。”电话会上,面对提问,李斌也表达了蔚来对于研发板块的投入,仍会加大。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说,消耗的增加,足以代表蔚来在逐渐走出ICU,资金重新变得充沛过后,再次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
NIO Power三周年活动现场,秦力洪也将2021年换电站建成目标总数由500座提升为700座以上;从2022年至2025年,在中国市场每年新增600座换电站;至2025年底,换电站全球总数将超4000座,其中中国以外市场的换电站约1000座。而补能体系的扩充,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消耗。
即便秦力洪强调,不能用亏损的概念来衡量NIO Power,这就像是培养孩子的教育投入,但对于一家成熟车企而言,高投入必然需要与高产出、高盈利所匹配。
横向对比已经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特斯拉,蔚来仍未迎来苦苦等待的真正“拐点”。
其二,智能化的相对滞后。在与小鹏、特斯拉这些头部玩家的比拼中,蔚来仅仅依靠目前在售三款车型的能力,显然已经落了下风。无论智能语音的响应速度,车机屏幕的操控流畅度,还是NOP开启后的实际驾乘体验,都存在着一定短板。
因此,改变刻不容缓。而在Q2财报电话会中,李斌除了透露将增加研发费用至50亿元,还表示:“蔚来的自动驾驶组织架构与其他公司不太一样,有四位VP向我汇报,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到算法到系统集成运营。目前自动驾驶相关团队规模在500人左右,年底将增加300人,达到800人规模。”
对应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足以证明蔚来试图迎头赶上的决心。而近期,为了测试全新版本的车机系统,用户领航团正式成立。而秦力洪也曾向用户保证,截至年底蔚来将通过OTA升级,在智能化上打个“翻身仗”。
其三,港股上市的节点。颇为巧合的是,就在蔚来发布Q2财报大约两小时后,理想正式“敲钟”,成功位于港交所上市。加上之前就已率先IPO,拿下“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的小鹏,头部三强中只剩蔚来还未从美股“回家”。
背后的原因仍不得而知,之前就有相关报道称,3月蔚来就已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但似乎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如今,距离蔚来提交申请已经过去近5个月的时间,却仍未获得批准。
而接下来,怎样扫清障碍,则将再一次考验李斌的功力。
就某种程度而言,为了接下来的发展,“赴港上市”也是必须达成的目标,就像路透社在曾经的报道中所说:“三家新造车赴港上市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筹集更多资金,以满足技术开发和扩大销售网络的需求,进而更好地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
在尚且无法实现自我造血的大背景下,对于任何一位身处这条残酷赛道的玩家而言,资金就是最大的命脉。如此道理,曾经遭遇过极度缺钱阶段的蔚来,不会不懂。
总之,伴随Q2财报发布,蔚来再次用实际行动佐证了,何为“曾经有多么无限的趋近死亡,现在就有多大的动力向死而生。”
而它,看似从未“掉队”,反而长期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